语音朗读,设置朗读按钮,默认不
朗读
,老年人用户单击按钮即可对当前
区域内容进行朗读,再次点击
取消朗读

评论文章
  • 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当前,我们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这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勇于推进改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要回答好、解决好这一根本性问题,就必须深刻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勇于推进改革的鲜明品格。马克思主义政党勇于推进改革的品格是与生俱来、由其性质宗旨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和群众在一起”。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利益而奋斗,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勇于推进改革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我们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0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形成了党勇于将改革不断推向前进的最大动力。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其具有最彻底的革命性,决定了其勇于推进改革的政治基因。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赋予其勇于推进改革的实践品格和精神底色。我们党就是一个在推进改革中成长、发展和壮大的先进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必须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勇于推进改革的品格。坚持用改革精神管党治党,是筑牢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强大支撑。在解放思想中永葆创新活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规律之一。回顾历史,历朝历代统治者之所以难以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究其根源都是执政者无力解决挑战和问题而被历史淘汰。从500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看,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巩固执政地位更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出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就出不了大问题”。这为我们党解决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战略问题、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提供了答案。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管党治党,始终保持自身过硬。不断推进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有这样的政治气魄和历史担当,敢于大刀阔斧、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也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推动这么大范围、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改革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是推动国家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党以巨大勇气改造和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同党内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在古田会议上提出同“极端民主化”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坚决斗争,在遵义会议上批判了“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的严重危害,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批判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作风,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充分预见到在全国执政面临的新挑战,着重提出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党加强干部理论学习和知识培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要求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增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自觉性。党加强党内教育,整顿基层党组织,提高党员要求,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贪污浪费。党高度警惕并着力防范党员干部腐化变质,坚决惩治腐败。这些重要举措,增强了党的纯洁性和全党的团结,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积累了执政党建设的宝贵经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全面纠正“左”的错误,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实现了从“两个凡是”到实事求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党围绕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先后就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组织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集中性学习教育,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我们党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突出政治标准选贤任能,加强政治巡视,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推动全党坚定理想信念、严密组织体系、严明纪律规矩。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应当看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这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面对前进道路上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要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一中心任务,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以改革精神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是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新征程上,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必须着力解决“六个如何始终”的大党独有难题,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中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更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斗争、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奋进新征程,我们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纪律教育等,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使之不仅成为全党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追求,更成为全党长期的行为规范和实践要求。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是事关党的团结统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奋进新征程,必须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推动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事关我们党能否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承担好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关键问题。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保障就是我们党具有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奋进新征程,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要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八项本领”“七种能力”“七种思维”,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是关系我们党能否永葆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意气风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大问题。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奋进新征程,要把全面从严治党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有利于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细化实化“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引导广大干部奋发有为、担当作为,让躺平没有市场,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事关我们党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奋进新征程,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铲除腐败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切实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不断开创新局面。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关系党的形象、人心向背和事业兴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党内政治生态根本好转。奋进新征程,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更加突出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和法规制度的科学有效。持续深化纠治“四风”,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坚持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使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1日   第 09 版)

    2024-07-11
  • 让技能人才更有奔头(纵横)

    □朱浙萍7月1日起,《台州市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若干规定》正式施行。这部专门为提高技术工人待遇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聚焦技能人才关心的问题,对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作了相关规定。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着眼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共同富裕,进一步激发技能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尤为迫切。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实施《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体现技能价值激励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水平,传递出尊重劳动者、尊重技能人才的鲜明导向。以法律手段确保技能水平、劳动贡献与薪酬等级挂钩,能更好释放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鼓励企业在薪酬分配体系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对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和股权配置等激励方式……这些都体现了技能价值激励导向,有助于激发劳动者提高技能、钻研技能的热情。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以来,浙江提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其中就包括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上海针对技能人才出台了新的鼓励政策,明确提出特级技师将享受正高待遇,首席技师的薪酬将参照高管水平。相关政策,为技能人才增强职业尊严和物质激励,让他们既有“面子”也有“里子”。让技能人才“劳有所得”,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长期来看,这有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当有格局和勇气,通过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激发其创新动力,实现向高附加值转变,最终形成技能人才薪酬提升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当然,让技高者“多劳多得”,不只是企业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阳光雨露”。比如,浙江正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示范引领性的省域技能型社会,布局建设覆盖城乡的“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实施先进制造业技能强基、数字高技能人才倍增等行动,将为技能人才的快速成长提供支撑。同时,全社会也要转变教育、就业观念,持续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加强资源投入,推出硬招实招,让技能人才尝到甜头、更有奔头、铆足劲头,就能助力其实现人生出彩,同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摘编自《浙江日报》,原题为《让技高一筹者薪高一档》)

    2024-07-11
  • 同步提升发展“含绿量”“含金量”(治理者说)

    系统治理,夯实生态根基;多点开花,做强生态产业;文旅融合,提升长期竞争力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丰厚的经济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近年来,湖北利川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独特气候条件和良好自然生态,积极打造休闲避暑旅游目的地,着力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系统治理,夯实生态根基。利川是长江支流清江的发源地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凉爽的气候条件与流域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护好这一方绿水青山,必须强化系统思维,增强工作协同性。以水治理为例,我们从污染源头入手,坚持上下游、左右岸、城镇乡村一起抓,生活污水、畜禽粪污、生活垃圾、农业面源污染一起治,统筹考虑防洪、排涝、治污、供水、灌溉需要,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清江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生态环境是发展的底线与本钱。聚焦突出问题,以点带面开展综合治理,就能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多点开花,做强生态产业。生态环境底子好,还要有效开发利用。利川夏季平均气温为22.2摄氏度,凉爽舒适,近年来成为不少游客夏季避暑的新去处,但面临“夏天火爆、冬季清冷”的挑战。为此,我们多方面挖掘资源潜力,依托冰雪、地热资源开发冬季滑雪、温泉康养等业态,依托喀斯特地貌推广攀岩、徒步等户外休闲运动,让四季皆可游。同时,借助旅游热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等富硒生态农业,打造茶旅、药旅等田园综合体,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曾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的富硒红茶“利川红”,年产值达32亿元,带动22万茶农增收致富。充分发挥优质生态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做好集群式开发,不断延伸产业链,才能更好地造福群众。文旅融合,提升长期竞争力。好生态引来八方客,但发展文旅不是“一锤子买卖”。如何让更多游客愿意来、留得住,考验城市配套,检验文化底蕴。我们坚持景城一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实施沿清江城区段“一河两岸”提升工程和夜景工程,打造标志性景点、夜间休闲消费场所、特色美食文化街,不断提升宜居宜游度。同时,深入挖掘本地文化特色,依托龙船调、肉连响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出利川草编、西兰卡普、坝漆漆器等一批“利川好礼”,以及大型情景歌舞《夷水丽川》、实景民俗风情演出《梦里水乡》等,让人们在享受山水风光的同时感受文化魅力。赢得市场竞争,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加快产品和业态创新,以更有创意的项目激发游客兴趣,以更完善的设施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征程上,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积极探索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同步提升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全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利川。(刘智勇: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常委、利川市委书记)

    2024-07-11
  • 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人民时评)

    □寇江泽过去20多年来,即便影响收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渔民钟强彬仍一直坚持出海捕鱼的同时打捞海洋垃圾,并带回岸上处理。一半是生存,一半是守护。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以及打捞海洋垃圾兑换积分等激励政策的出台,如今,在昌江县,既捕鱼又“捕垃圾”的渔民越来越多,上千名渔民陆续加入“渔船打捞垃圾”行动,形成了一支长期打捞海洋垃圾的可靠力量。海洋垃圾污染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严峻挑战。近年来,沿海地方和有关部门加强海洋垃圾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海洋垃圾清理长效机制,海洋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监测显示,我国近岸海域海洋垃圾和近海微塑料平均密度处于中低水平。也要看到,在部分海域特别是沿海城市毗邻的海湾,海洋垃圾仍然是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污染问题之一。加快治理进度,让海洋垃圾密度继续下降、常态化达到清洁水平,是群众所盼、当务之急。海洋垃圾规模庞大、来源广泛,分散于各个海域,治理必然是一个长期过程,既要着眼长远,也要找准突破口,让群众看到变化。比如,可集中开展岸滩垃圾和海面漂浮垃圾的打捞清理,为群众的亲海活动创造更好条件。不久前,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方案》,提出开展为期3年的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进一步压实属地治理责任,以海湾为基本单元开展集中清理,有助于增强群众获得感,进而赢得更多社会支持。海洋污染物80%以上来自陆地。强化陆海统筹、河海联动,从源头上减少陆源垃圾入河下海,才能避免陷入“一边倾倒、一边治理”的局面。一方面,可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各地实际在入海河流、沟渠入海口、水闸处等设置垃圾拦截和收集设施。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手段,建立能精准识别垃圾来源的监测体系,同时加强区域和部门联动,形成各负其责、联合治理的常态化机制。比如,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加强湾长制与河长制的联动,由湾长负责海湾的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河长则统筹协调城管、水利等部门,确保河流水质达标排放,形成了治理合力。建体系、陆上截、海上治、及时清、规范处、常态管,既减少存量,又遏制增量,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让海洋垃圾总量进入下行通道。监测、拦截、收集、打捞、运输、处理,海洋垃圾治理环节多、成本高,必须创新模式,动员公众积极参与。比如,浙江台州运用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塑料污染物“从海洋到货架”的全过程可视化追溯,并设立“蓝色联盟共富基金”进行价值二次分配,反哺参与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的群众,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增收富民的“双赢”。着眼未来,要加快构建多元共治体系,通过委托运营、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提升海洋垃圾治理和资源化回收利用水平,探索更多长期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治理实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聚焦海洋垃圾污染等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强化系统观念,形成治理闭环和长效机制,就能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碧海蓝天、洁净沙滩。

    2024-07-11
  • 创新不止步 发展添动力(现场评论)——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⑯

    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场马拉松,需要耐心与定力走进广药集团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山中一”)的一栋大楼,上到二层的中成药包装生产车间,透过窗口看去,光线较暗,只有一人看管,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负责人介绍,这里是数字车间,丸剂装袋、封口、检测、装箱等操作,基本靠智能控制技术和先进的传感检测器来完成,“若不是来人参观,这几盏灯也不用开,机器人会‘默默’工作”。数字车间可不只节能这么简单。与传统制药方式相比,数字化生产线的产能提高148%、人力成本降低74%、人均效率提高289%。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发展,打造中药智能工厂,“老字号”在转型升级中萌发新芽。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产业是传统制造业。如何“与古为新”?作为全球首家以中医药为主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广药集团把数字化、智能化作为突破口。探索中药材追溯数字化,首创智慧中药房,打造数字标杆工厂……一系列改革创新的措施落地,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广药集团30多个品种,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可见,无论哪种行业,把握转型升级的主动权,才能提高自身竞争力、赢得市场先机。转型升级,既要有主动性,也要有目标感。“智改数转”能解决不少共性问题,但一些企业也有困惑:如何找准自己转型的“靶心”?因产制宜、因企而异很重要。“智改数转”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树靶子、瞄靶心,切忌随波逐流,不能一哄而上。企业有针对性地利用数字技术补短板,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比如,贵州贵阳一家乳企,打通奶源、工厂、营销等环节数据链,以销定产、以产定养,实现降本增效;四川绵阳一家制造企业,运用智能传感、视觉检测等手段,使产品不良品率下降5%,年降低生产成本超1000万元。聚焦发展需求、破解难点痛点,做到目标精准、方法得当,企业转型升级才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更好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向“新”而行、以“质”致远,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场马拉松,需要耐心与定力。就像调研中白云山中一的负责人所感慨的:“唯进步,不止步。”企业创新发展永无止境,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创新创造有决心,向上攀登有信心,立足实际推进技术革新、产业进步,就能增强底气和定力,不断释放创新创造活力,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止步,才能进步。这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从企业到产业,从一域到全局,无不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面向未来,无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都应继续在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上下功夫,以“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干劲,按照既定目标走下去。白云山中一的文化展厅里有副对联:“传承精粹,敢谱新章;嘘寒问暖,始终如一。”葆有始终如一的追求,在发展广度、深度上不懈拓展延伸,攻坚克难、锐意创新,就一定能书写新篇章、成就新境界。(李洪兴:本报评论部编辑)

    2024-07-11
  • 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人民观点)——把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④

    把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是我们党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生动体现从人民群众所需出发,就能找准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以群众到底认不认可、满不满意来检验,就能让改革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福建漳州南靖县和溪中心小学,乡村娃有了自己的足球场,既强体魄,又添欢乐;在贵州遵义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孩子们告别跋山涉水的上学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教育改革的成效,写在孩子们洋溢的笑脸上,体现在日益提升的教育质量里。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把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是我们党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生动体现,也是确保改革更加符合实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必然选择。人民的获得感,改革的含金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推动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新时代以来,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一项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改革举措,一笔一画描绘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画卷。民之所需,改革所向。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改革成效,关键要看给人民群众办成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群众到底认不认可、满不满意。让孩子就近上个好学校,到一个好的医院看病,就地就业,有好的生态环境……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河南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代表道出了农民的8个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回应,“一些已经做成了,一些还在做的过程中,一些是下一步准备要做”。如今,西辛庄村不仅有了学校、医院,还有几十家企业,人居环境也大大改善,村民们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事实有力证明,从人民群众所需出发,就能找准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以群众到底认不认可、满不满意来检验,就能让改革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实践告诉我们,用好改革落实机制和评价机制,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发挥改革督察作用,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改革举措效益充分发挥出来;把改革举措放到实践中去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确保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必能充分调动各方面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前不久,甘肃平凉市民刘伟,计划用3天时间来办理企业开办手续。没想到,到了当地政务服务中心,一个窗口,不到3个小时,他就办好了全部手续。从昔日“门难进、事难办”,到如今的“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发展无止境,改革无止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好了还要再好,不能止步”,就一定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书写出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2024-07-11
  •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赢得战略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中不断加快中国自身发展。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依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抓住历史机遇、妥善应对挑战,以自身的发展壮大世界和平的力量,更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对全球经济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面对世界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面对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依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动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国力量。在改革开放中抓住机遇、更好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统筹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中不断加快中国自身发展。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这使我们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大地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世界的这种大变动,对中国既是重要机遇,又是严峻挑战。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成为我们党亟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时俱进的改革极大激发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中国的发展,得益于自身的改革,也受益于通过改革开放使本国经济与经济全球化对接。通过和平的途径对接全球的原材料、资金、技术和市场,我国创造了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奇迹。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升。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这标志着中国开始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勇于深化改革参与全球竞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开拓发展空间,成为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全球价值链的深化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和利益交融程度进一步加深。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从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到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我们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彰显,我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历史和实践有力地说明,改革开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我们就能更好地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让党和国家事业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主要国家纷纷抢抓科技创新的制高点,竞相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同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治理赤字扩大。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新的内涵。唯有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才能增强我国发展的竞争力、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是在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开启改革进程的,并通过改革形成了体制机制上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展现出了强大竞争力。今天,我们仍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比如,当前,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趋于弱化,重塑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必须通过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更好集聚国内外资源要素。又如,科技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个关键变量,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当前,我国一些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亟须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好相适应,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制度优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开放的政策措施逐渐由传统的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等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边境措施,拓展延伸至更广泛的边境后措施,外资不仅对市场准入的领域要求更宽,而且对权益保护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我们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有效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更深入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基础上,以国际大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只有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良好外部环境,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进步,也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各国现代化。”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必将以自身的发展壮大世界和平的力量,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更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高质量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动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通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从一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不仅是中国的巨大变化,更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巨大贡献。多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都保持在30%左右,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中国的经济发展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我们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为世界提供更大规模的中国市场和中国需求,为正处在艰难复苏阶段的世界经济增添更多活力和动力,也将为全球发展新产能的培育、全球的绿色低碳转型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以高水平开放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过去40多年,中国在开放中发展了自己、惠及了世界。今日的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中国提出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大循环带来梗阻和障碍的情况下,中国的举措将为世界经济提供稳定的增长预期,为世界贸易、投资增长提供更加宽广的天地。一个经济稳健前行、更加开放的中国,必将为世界带来更多新机遇、新希望。以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改革开放使中国更深融入经济全球化,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积极参与者。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内改革和全球治理变革将产生更多交汇互动,中国将为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各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参与全球治理,切实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中国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主张顺应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要求,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失衡问题,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各方携手破解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难题,保持全球经济增长活力与动力。站立时代潮头,新时代的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必将以自身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高 飞:作者为外交学院教授)《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0日   第 09 版)

    2024-07-10
Baidu
map